1
在我们之前的文章“揭秘中国金融系统背后的掌控者”中,小编简单梳理下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中国的金融机构可以划分为货币当局、监管当局、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证券类金融机构、保险类金融机构、交易及结算类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等。
除了金融控股公司,很多小伙伴对其他金融机构或多或少都有打过交道,了解其主要业务。唯独金融控股公司,大家感觉它们就在我们身边,但是难以一窥其全貌。
2
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实现综合经营的组织形式。
金融控股公司,指在同一控股权下,所属的受监管实体至少明显地在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业务,同时每类业务的资本要求不同。
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以前,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政策下金融机构都是从事单一的银行、保险、证券等业务。
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金融环境急剧变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开始日益凸显;到了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金融全球化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分业经营难以适应金融机构多元化的经营需要,金融机构跨业经营成为潮流,这样金融控股公司成为大型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
随后,我国的金融综合经营也快速发展,我国的各种机构在政策引导下探索、组建、形成各种金融控股公司。
现在小编为大家盘点下我国金融行业的巨无霸——金融控股公司:
分类 | 名称 | 说明 |
大型商业银行为载体的金融控股集团 | 中行、建行、工行 | 大型商业银行的母公司开展银行业务,通过控股子公司开展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业务 |
国家战略需要下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 | 中信控股 | 中信银行、中信证券、 中信信托、信诚保险 |
中国光大集团 | 银行、证券、保险、 信托积极、期货、 金融租赁 | |
平安保险股份公司 | 平安寿险、平安产险、 平安信托、平安银行、 平安证券 | |
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 银河基金管理公司、 银河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银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
东方、长城、华融、信达 | 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 |
国有企业系金融控股公司 | 国家电网、五大发电集团、 中国石油、包钢集团 | 国有大型企业组建的金融控股公司 |
地方系金融控股公司 | 重庆渝富集团 | 地方政府的国有独资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 |
民营金融控制集团 | 复星集团、海航集团 | 民营资本涉足金融业 |
互联网金融集团 | 蚂蚁金服、京东金融集团、百度金融 | 互联网巨头拿到金融牌照 |
3
金融控股公司最直观的特征就是体量巨大、混业经营,这样随之带来各种问题。
之前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调未来会重点关注四方面的问题——影子银行、资产管理行业、互联网金融和金融控股公司。其中金融控股公司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存在一些大型私企通过并购获得通过并购获得各种金融服务牌照,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其在经营中攒在关联交易等违法行为。具体表现在:
第一、由于金融牌照的稀缺性,而金融控股公司收益高。这导致各种企业热衷于金融牌照的申领,轻视公司具体治理;
第二、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关联交易带来的风险。金融控股公司内部资本结构复杂,通过层层控股,以小资本撬动大资本,杠杆效应被放大。由于我国之前的分业监管机制,缺乏风险穿透监管,部分企业热衷投资金融业,通过内幕交易、关联交易等谋取暴利。
由于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以银行为绝对主力,市场缺少风险对冲机制,同时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不平衡,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这导致金融控股公司的问题带来的风险持续集中,容易造成系统性风险。
4
2018年的政府报告也提到了金融控股公司:“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
以及随后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中,之前的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为银保监会,体现了监管的不断调整和优化。
未来应该还会有更多监管措施,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系统性风险监管;健全金融消费权益机制建设,提升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水平;完善金融控股公司法律法规,促进其规范发展和有序经营。
随着我国金融国际化逐步深入,想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必须深化金融行业改革,而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金融业集约化发展浪潮中综合性较强的有效组织形式,对于保障我国金融安全稳定至关重要。